對于即將迎來新生命的鏟屎官來說,了解貓咪生產前的征兆至關重要。貓咪的妊娠期通常為 58-65 天,臨近生產時,它們的身體和行為會出現一系列明顯變化,這些變化是在為分娩做準備。提前識別這些征兆,能讓你有充足時間準備接生用品、安排安靜的生產環境,避免手忙腳亂。接下來,我們就從四個方面詳細解析貓咪生產前的征兆,幫你精準判斷生產時間。
一、行為變化:從活潑到 “筑巢”,貓咪的 “產前焦慮” 信號
貓咪生產前 1-2 天,行為會出現明顯轉變,最典型的是 “筑巢行為”。原本活潑好動的貓咪會突然變得安靜,開始在家中四處尋找隱蔽、溫暖的角落,比如衣柜深處、床底、紙箱里,甚至會叼來柔軟的毛巾、舊衣服,試圖搭建一個 “產房”。這是貓咪的本能反應,它們在野外會找安全的地方生產以保護幼崽,家養貓咪也會延續這種習性,通過筑巢獲得安全感。
除了筑巢,貓咪還可能出現 “粘人” 或 “孤僻” 的極端表現。有些貓咪會寸步不離地跟著主人,用頭蹭主人的手,仿佛在尋求安慰;而有些貓咪則會變得警惕,拒絕主人靠近,獨自待在自己選好的 “產房” 里,甚至發出低沉的呼嚕聲或警告聲。此外,貓咪的食欲會明顯下降,原本愛吃的食物也只是聞聞就走開,這是因為子宮壓迫腸胃,加上分娩前的緊張情緒,讓它們暫時失去進食欲望。這些行為變化都是貓咪在為生產做心理和環境上的準備,是即將分娩的重要信號。
二、生理特征改變:貓咪腹部的 “臨產信號”
貓咪的生理特征在生產前會發生一系列變化,懷孕后期貓咪的腹部會明顯下垂,生產前 1-2 天,由于胎兒開始向產道移動,腹部會出現 “下沉” 現象,從側面看,貓咪的腹部底部會比之前更貼近地面,行動也會變得更加遲緩、小心翼翼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貓咪的生理變化節奏可能略有差異,有些貓咪的征兆會集中在生產前 1 天出現,而有些則會在 2-3 天內逐漸顯現。如果你是第一次照顧待產貓咪,建議從懷孕第 55 天開始,每天觀察這些生理特征,做好記錄,以便及時發現臨產信號。
三、體溫下降:判斷分娩時間的 “黃金指標”
貓咪的體溫變化是判斷分娩時間最精準的指標之一,這是因為分娩前體內激素變化會導致體溫明顯下降。正常情況下,貓咪的直腸溫度為 38-39℃,在生產前 12-24 小時,體溫會突然下降 0.5-1℃,降至 37.5-38℃左右。當體溫回升時,通常意味著分娩將在 24 小時內開始,這是由于子宮收縮刺激體溫調節中樞,導致體溫回升。
測量體溫時,需使用寵物專用體溫計(或兒童肛溫計),每天固定時間測量(如早晨、晚上各一次),從懷孕第 58 天開始密切監測。測量方法:在體溫計上涂抹少量凡士林,輕輕插入貓咪肛門 1-2 厘米,保持 3-5 分鐘后取出讀數。如果發現體溫持續下降并穩定在 37.5℃左右,說明貓咪可能在 12-24 小時內分娩,此時要做好接生的一切準備,將貓咪引導到提前準備好的產房(安靜、溫暖、避光的紙箱,鋪好干凈的尿墊),避免頻繁打擾。
四、臨盆前的 “緊急信號”:宮縮與陣痛的開始
當貓咪進入臨盆階段,會出現明顯的宮縮和陣痛表現,這是即將分娩的最直接信號。最初,貓咪會出現間歇性的腹部收縮,身體緊繃,呼吸變得急促(每分鐘超過 40 次),尾巴根部抬起,伴隨輕微的呻吟聲。隨著時間推移,宮縮會變得越來越頻繁、強烈,從最初的 10-15 分鐘一次,逐漸縮短到 5-10 分鐘一次,最后可能 2-3 分鐘一次,此時貓咪會因為疼痛而頻繁舔舐外陰,或在產房里來回踱步、蹲下,呈現出 “排便姿勢”。
在宮縮的同時,貓咪可能會排出胎糞或尿液,這是因為子宮收縮壓迫膀胱和直腸導致的。當第一只幼崽即將娩出時,貓咪會有強烈的排便感,用力蹬腿、腹部劇烈收縮,此時外陰會露出包裹幼崽的胎膜(白色或透明的囊狀物),幾分鐘內幼崽就會隨著羊水一起產出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貓咪出現以下情況,可能是難產的信號,需立即送醫:宮縮超過 30 分鐘仍無幼崽產出;間隔超過 2 小時未產下下一只幼崽(且確定子宮內還有胎兒);出現大量出血(鮮紅色血液);貓咪精神萎靡、呼吸困難、體溫異常升高。這些情況可能危及母貓和幼崽的生命,及時就醫是最佳選擇。